“四轮”驱动跑出城市更新加速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城市更新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下简称“攻坚行动”),创新打造“四轮”驱动党建引领新模式(聚焦做实,把党建引领作为驱动城市更新的“核心轮”;聚焦做优,把精准施策作为落实群众意愿的“驱动轮”;聚焦做强,把到一线去作为群众工作载体的“承重轮”;聚焦做响,把宣传动员作为凝聚攻坚共识的“加速轮”),构建全域更新全民参与的城市更新建设新机制,为积极探索可持续、内涵式、高质量城市更新模式提供了新区样板。
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充分调动多个参建共建单位的积极性,确保工程建设扎实快速推进,是推进城市更新建设的有效手段。
为此,区城市更新办提请工委区委成立正式党组,建立“指挥部+专项指挥部+工作专班+各级各部门”的“1+3+8+N”攻坚架构,充分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区城市更新办聚焦攻坚行动的八大攻坚领域,深入开展“亮身份、强督导、优服务”活动,尤其针对146个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扎实推进“回头看”工作,全方面提升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先后整改问题200余项。
其中,隐珠街道新华路社区的案例便是“回头看”工作的生动写照。新华路社区81号楼楼龄近30年,曾在2020年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但去年夏天,该楼4单元顶楼出现漏雨情况,3户居民生活受影响。区城市更新办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回头看”时,了解到该情况,但该社区不在攻坚行动改造目录内,居民对能否处理问题心存疑虑。
秉持“民有所呼,必有所应”的理念,区城市更新办迅速行动,与区旧城旧村改造建设专项指挥部一同成立督导小组,协调居委会与实施工程单位进行研讨。工作人员到楼顶勘查后发现4单元楼顶超百平方米防水铺装破损。督导小组立即拟定方案,争分夺秒施工,仅用5天便赶在新一轮降雨前完成防水层重新铺装。修复后的楼顶经受住多轮降雨考验,成功解决了居民的烦心事。
据统计,在攻坚行动期间,新区精准实施城市体检,大力开展“金点子”征集与项目建设成效“请您阅卷”活动,积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截至目前,共征集到“金点子”400余件,张贴“码上办”二维码600余处,收集居民意见建议2700余条,真正让老百姓成为城市更新的参与者、受益者。
城市更新绝非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要注重更新、建设、管理全过程的紧密衔接,将群众意愿细致融入每个环节,实际做到“见城见人”,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
以隐珠街道圣龙小区为例,这个小区过去屋顶漏水、管道堵塞、道路破损等问题层出不穷,居民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如今,圣龙小区实现了华丽转身,曾经坑洼不平的小区道路已被平坦的柏油路取代,车辆有序停放在规划合理的停车位上,杂乱的飞线也得到整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圣龙小区的成功改造,得益于针对群众意愿的精准施策。从前期设计到后期建设,居民的想法和诉求始终摆在首位。社区充分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召集业委会与业主代表,召开一场场务实的协商议事会,共同商讨小区改什么、怎么改、增设哪些设施等核心问题。“改造后的房子,不仅‘颜值’高了,还添了保温层,冬天家里暖和多了。生活环境大变样,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圣龙小区居民李秀华说。
圣龙小区的成功改造并非个例。近年来,新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务,以居民需求为核心,以消除隐患、美化环境、完善功能为导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在改造过程中,“怎么建”是关键。新区广泛征集民意,科学分析居民需求,累计采纳如建筑节能、停车位改造等合理化建议162条。针对不同小区的真实的情况,新区精准施策,在做改造的146个小区内,新建停车位2370个、规划新能源停车位500多处,实现光纤入户4091户,加装电梯34部,小区道路、绿化及公共设施全面升级。面对改造中出现的问题,新区创新采用“板凳工作法、街头工作法、炕头工作法”,并充分的利用“青诉即办”平台,成功办理2.38万件居民诉求,满意率超98%。
不仅要解决“怎么建”,还要解决“怎么管”。新区积极引导小区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实现小区管理的民主化与物业服务的专业化。目前,已完成改造的146个老旧小区均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小区软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攻坚行动,区城市更新办2024年先后组织召开党组会、现场会、推进会等120余次,让“情况在一线了解、办法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创造”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党建力量下沉基层一线,提高城市更新建设工作成效。
区城市更新办通过实施一线工作法,解决项目征迁、用地、资金等13类144件堵点难点问题;在全区1549个小区开展用电安全风险隐患整治提升行动,涉及居民70余万户,整改问题1517项;开展滨海大道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动态清零600余处风险隐患;在新区西部城区开展一线巡查督导,解决配电箱设置、公园设施提升等群众身边问题900余项,有效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长江路街道丁家河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就是这里面的典型案例。该市场改造前,存在功能区划分不合理、采光不佳、下水道堵塞、线路老化等问题,顾客经常反映购物环境欠佳,并且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区旧城旧村改造专班迅速响应,联合有关部门深入一线,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在掌握真实的情况后,将该农贸市场改造纳入2024年城市“微更新”重点工作范畴,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用于升级改造与后续运营。
农贸市场改造期间商户停业,居民购物需求亟待保障;场地空间受限,完善功能面临挑战……面对这一些难题,区旧城旧村改造专班与长江路街道一起多次论证,设立临时疏导点,确保商户经营与居民购物不受影响;聘请专业设计企业,在保留原有空间布局基础上,优化功能区与摊位设置;考虑到丁家河社区多民族聚居特点,打造“红石榴”文化品牌,融入文化元素,让市场不仅是商贸场所,更是民族团结的文化阵地。如今,全新亮相的丁家河“红石榴”农贸市场不仅成为了新区城市更新建设的典型案例,也成为“品质西海岸”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注脚。
城市更新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需要在“小步快走”中稳步实现,不断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智慧性和韧性。
新区认真总结提炼攻坚行动有效做法,出台《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指南(参考)》,为后续高效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提供路径引领。同时,推出16项创新举措在全国和全省、全市推广,不断的提高新区城市更新建设影响力。
2024年,区城市更新办先后荣获新区“五星级党组织”“创新突破优秀案例”“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总投资2097亿元的228个项目预计完成投资450亿元、纳统400亿元,居全市首位;高标准完成356个“微更新”项目,其中10个市办实事、60个区办实事项目均提前完成,打造了一批示范场景,相关经验做法先后两次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表扬批示。
“四轮”驱动党建引领新模式构建起全域更新全民参与的城市更新建设新机制,下一步,新区将继续发挥该模式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落实群众意愿、凝聚攻坚共识等方面的作用,形成更多“新区经验”,为“品质西海岸”建设加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