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9年中国棚户区改造建设深度调研及建设模式分析
2024年,棚改工作再创新高,计划开工150万套,实际开工156万套,完成投资约5500亿元,投资增长率达到14.6%。逐年递增的开工数量与逐步扩大的投资规模,清晰展现了棚改工作的坚实步伐。在此期间,国家根据不同阶段的真实的情况,灵活调整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棚改领域汇聚,有力推动了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领域,棚户区改造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一方面,改造过程涉及大量的建筑工程,包含房屋拆除、新建、装修等,这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家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改造后的区域往往能够吸引更加多的投资,带动周边商业的繁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资金筹集上,各地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以满足棚改项目庞大的资金需求。除中央财政全力支持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外,充分的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众多银行专为棚改项目设立绿色通道,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供优惠贷款利率与便捷贷款服务。部分地区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棚改项目。专项债券凭借稳定收益与较低风险,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为棚改工作注入强大资金动力。此外,鼓励企业通过PPP模式参与棚改,政府与企业一同承担项目建设与运营风险,实现互利共赢。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棚户区改造建设深度调研及建设模式分析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棚户区改造建设的相关概念及意义,接着阐述了棚改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及有关政策,并重点分析了中国棚户区改造建设的现状。然后报告介绍了棚户区改造的建设模式与融资模式。随后,报告对棚户改造建设的重点区域、典型案例以及重点参与企业等方面内容做细致透析。最后,报告对棚户改造建设的风险、机遇及其发展前途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