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5-04-16 15:30:40   来源:米乐m6

  金山网讯 “无废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新模式,通过持续推进固态废料源头减量化、利用资源化和处置无害化,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态废料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去年以来,我市发改部门发挥上连天线明方向、下接地气抓落实的双重优势,从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绘制详细作战图,变城市“包袱”为资源“宝库”,为“无废城市”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从多方面着手,逐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此,市发改委加强系统性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引领协同增效。

  其中,《镇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协调经济发展和节能降碳、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科学提出我市碳达峰阶段性目标任务。同时,着眼于促进和保障相关重点领域工作的落地落实,督促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出台专项方案。

  同样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根据《2024年镇江市碳达峰碳中和(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要点》,过去一年,我市聚焦低碳高效产业体系、低碳安全能源利用、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低碳城乡建设等8个方面,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八大专项行动,市发改委定期调度有关部门“双碳”工作推进情况,保障“双碳”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数据显示,2024年度我市新增市级绿色工厂3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95家。

  “双碳”之下,我市抓住调整能源结构的“牛鼻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从源头发力,通过源头废弃物减量化,为“无废城市”建设积蓄绿能。

  据介绍,在逐步推进丹阳兴联热电、金东纸业、大东纸业、镇江发电小容量煤电机组关停、淘汰 ,持续推进全市火电行业节能降碳和友好减排工作的同时,我市全力推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总装机容量达295.1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达286万千瓦,装机容量较2023年增长71.7%。

  “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努力在储和调的能力上走在全省前列,积极地推进各类储能发展,打造江苏储能新标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当前我市梯次推进仑山湖、石砀山、青山湖、下蜀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科学谋划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推进中盛电站项目前期工作。

  2024年12月31日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又“上新”:2号机组投产发电,有效缓解全省迎峰度冬的压力,增强华东电网顶峰保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项目负责的人介绍,首台机组已于2024年9月23日正式商业运行,另4台机组将在2025年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考虑代替煤电机组和消纳清洁能源的成效,电站投运后每年可节约燃煤消耗量约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约35.7万吨。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生产消费结构性变化等趋势,我国固态废料等处置压力依然较大,每年新增固态废料高达100亿吨,治理任务重、难度高。

  但是固废利用能力提升的背后,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机遇。我市是如何把握“无废城市”建设机遇,助推循环经济高水平发展的?

  分拣、预清洗、粉碎、热洗、瓶片分选、熔融造粒生产线上,废弃塑料瓶经过多道程序,成为食品级塑料原材料,实现从“瓶”到“瓶”的再生,此外还可实现纤维化应用,做成运动服、户外服等。

  这是丹徒区一家公司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场景,通过再生工艺,实现了废弃塑料瓶的优质化再生。这一循环模式,成为我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动案例。

  上述负责的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市因地制宜布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促进再生材料推广应用,加快废弃陈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颇具成效。到2027年,我市将基本建立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也在全力推进,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处置、废塑料再生利用等行动有序推进,持续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记者 朱婕通讯员 杨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