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作为全国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唯一试点,《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近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批复明确,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核心功能定位是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综合性门户,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以“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世界城市”为目标愿景,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打造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区,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获国家批复三版总规,城市定位从“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跃升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不断提升。
批复明确,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南沙新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深化与香港、澳门协同发展,加强与深圳“双城”联动,共建广深港澳科学技术创新走廊,深化与佛山、清远一体化发展,加强广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水平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批复还提出,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高标准建设南沙新区。巩固广州北部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珠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系统保护和集约利用海域、海岛、海岸线资源。保障现代都市农业空间需求,拓展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需求,优化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布局,支持特色海洋产业集群。强化国际航空、航运、铁路枢纽功能,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做好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预留,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统筹水利、能源、环境、通信、国防等基础设施空间,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城乡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严格开发强度管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有序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整体保护白云山、珠江等自然山水格局,加强岭南文化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保护好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以东进南拓谋篇江海,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紧凑布局、融湾发展,优化形成“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
珠江高水平发展带建设成为一流滨水区,打造展示老城市新活力、链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发展的重要纽带。
活力创新轴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创新高地和新质生产力重要承载地,打造支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主阵地。
中心城区、东部中心、南沙新区是承担全世界城市功能,展现国际大都市时代活力与独特魅力的核心区域。
国家知识中心城、北部增长极、狮子洋增长极、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是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构建区域性就业和服务中心,完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建设。
建设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广州。建设高能级省会城市,引领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支撑强化珠三角核心区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与粤东、粤西沿海地区共建南部海洋经济圈,共建沿海经济带。深入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建设。
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打造城乡融合岭南新田园。探索超大城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路径,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和特色亮点,打造“山清水秀、田沃林葱、业兴人旺、村美民富”的岭南新田园。
秉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建设通达世界对话全球的广州。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多机场体系,发展欧美直飞航线,加密东南亚、日韩航线小时航空交通圈”;打造以南沙港区为核心的国际航运枢纽,拓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通道;建设辐射全国、连接东南亚、衔接欧亚大陆的世界级铁路枢纽,构建10个方向的对外高铁通道,实现至省内城市1.5小时互达,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5小时直连;增强国家主场外交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建设国际交往会客厅、国际机构集聚区、国际化街区与社区;高标准建设南沙新区开放高地,打造经贸、金融、科学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前沿地,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
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建设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创新广州。加快集聚国家深海、深空、生命科学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环五山、环大学城、环中大、环港科大等成果转化基地,抢先培育量子、生命科学、深海、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划定工业产业区块,推进“产业保障房”建设,探索产业混合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功能转换机制,推广“工业上楼”,提供从“孵化器”到“大园区”的多元产业载体。提升国际商贸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专业批发商业市场展贸化、平台化、商圈化发展,不断的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文化亲海等方面彰显特色,全力打造高水平发展的蓝色引擎,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方案。
延续千年城脉和山水景观,建设富有历史韵味和现代风采的魅力广州。整体完善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体系,加强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活化;坚持以用促保,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持续推进恩宁路、泮塘五约、北京路等活化利用,在保护利用中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以有利于城市结构优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宜居环境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综合治理为导向有序推动城市更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打造具备国际一流标准、极具岭南文化魅力、自然都市蓝绿交织的珠江景观带“百里画廊”,构建景观视廊,强化天际线管控,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的总体城市风貌。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全龄友好的幸福广州。强化人才友好、青年发展、文化包容、生育友好,构建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房、完整产权商品房等构成的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建立健全“区域级-城市级-地区级-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打造国际水准的健康城市,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颐养的全龄友好社区生活圈,着力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增加婴幼儿托管、长者食堂、特殊教育、创业办公、技能培训等全龄友好的公服设施配给,让人民群众生活更便利、更舒心。
积极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维育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低碳发展的绿美广州。构建通山达海的网络型生态空间,打造9大生态片区、6大生态节点、共计5000公里的生态廊道,保护水鸟栖息地和“水鸟廊道”,以及鱼类洄游的“鱼道”。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和城园融合发展。整合翠环、碧道、绿道、云道、登山步道等慢行网络,贯通形成520公里山海骑行道,促进全域90%以上的公园慢行连通。构建6条大型通风廊道,连通山林、河湖、湿地、海域等大型生态冷源地,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
数字赋能城市安全高效运行,建设全空间、全链条智能感知的数字广州。通过遥感技术、数字高程模型等方法,识别出内涝风险区域、地灾隐患点等,建设全域感知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体系,推动城市安全治理从事后治理变为主动管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