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专题:建设有幸福感的人民城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本期“调查研究”邀请多位学者结合成都、淄博、哈尔滨等热门旅游城市,共话建设幸福城市,探讨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热点议题。
“城市治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市数量不断攀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与此同时,交通和环境过载、城市更新改造需求难满足、居住和生活成本高等问题,对市民生活品质造成了一定困扰。在这一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就显得很重要,强调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应最大限度地考虑人的发展和需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让市民享受到更方便快捷、舒适、安全的品质生活。
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强调,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将人的需求、人的福祉和人的发展置于首位,确保城市的发展成果能够惠及全体市民。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在以下四方面回应了人民城市的要义。
第一,强调对人的关怀。城市治理要关注市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保障,要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度。第二,体现对人的尊重。城市治理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过程,要让每一位市民的声音都被更好地倾听,使城市治理效能提升和市民满意度提高双向奔赴。第三,倡导市民参与。城市治理需要市民的广泛参与和一起努力,要建立健全市民参与机制、拓宽市民参与渠道、提高市民参与意识,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治理的主体力量。第四,追求人的发展。城市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市民都能在城市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梦想,以此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集合了对人的关怀、尊重、参与和发展的全面期盼。这不仅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路径。
成都市在城市治理中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不断的提高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成都连续15年位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截至2023年底,实施幸福美好生活重点领域项目1265个,实际完成投资4175亿元,建成一批为民惠民、可感可及的重点项目。根据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对成都市民的调查:高达85.6%的市民肯定成都是“一座幸福之城”,超过七成市民的主观幸福感较强,78.3%的市民对城市治理成效给予肯定性评价。
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践行“人民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让群众享受到更方便快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成都从2021年开始统筹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涵盖就业收入、公共服务、生活成本竞争力、城市通勤、城市更新改造、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全龄友好等与市民和市场主体息息相关的十大领域。2023年,实施收入提升工程,推动全市城镇新增26.44万个就业机会,确保172个重点帮扶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5万元,实现10%的增长;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新建改建80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投入5.1亿元用于市属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创建15个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确保基础教育规模和三甲医院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实施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打通39条市域“断头路”,完成106处重要交通堵点和300个小区出入口的治理,建成6812公里的绿道,加强完善“轨道+公交+慢行”的交通网络;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实现全年285天的优良天气,所有地表水断面均达到优良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了100%;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新建28个养老综合服务体,设立2405个村级养老服务点,新增1980个普惠托育托位,发放12.46亿元的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覆盖了147.91万人次。调查显示,市民满意度达93.87%,连续3年稳步上升。
及时高效回应群众诉求是践行“人民城市”的关键环节。这不仅能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关爱,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政府制定更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措施,从而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的逐步的提升及城市凝聚力的慢慢地加强。依托12345热线打造有特色、有温度、有公信力的城市“总客服”,是成都城市治理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通过对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等各类诉求的细致区分,12345热线实现了诉求的分级化处置、差异化管理。如针对需要跨部门解决的复杂问题,召集有关部门现场办公、集体会商、联合行动;针对本级难以解决的重点、热点诉求,提请上级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从而确保了派单准确、流转顺畅、处置迅速。因此,12345热线成为成都市民反映各种诉求的首选渠道。调查显示,有87.5%的受访市民认为12345热线能快捷高效解决实际问题,满意热线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的占比超过80%。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是践行“人民城市”的基础。构建治理共同体,鼓励市民热情参加公共事务,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城市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进程中,一些先发地区因开发时间较早和规划标准低而慢慢的变成为设施破旧、交通拥堵的老旧城区,旧城更新改造成为城市内部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金牛区作为成都最早发展区域,拥有大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建设的职工家属院落,也有大片成都最早建成的安置区,这些昔日炙手可热的住房如今已成为“老破小”院落,如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就有老旧院落86个,群众改造意愿非常强烈。政府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改造思路,全面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坚持怎么改和改哪里由居民说了算,最终老旧院落改造在保留“城市记忆”打造老成都市井生活片区的同时,实现了昔日“稀烂街”向今日“幸福西南街”的蝶变。院落居民对改造后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不但一些搬走的老邻居又搬回来了,老成都的生活范和烟火气还吸引了大量租客,“住有优居”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而类似的改造成功案例还有很多,伴随着一个个老旧小区的“逆生长”,更多的市民将感受到幸福“原地升级”的欣喜。
以人为本不仅是城市治理的出发点,更是城市治理的价值旨归。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其治理理念应当有利于更好服务于人的需求与福祉。以人为本,意味着城市治理要尊重广大市民的意愿,关注他们的生活品质,保障他们的发展权益。城市的公共决策都应当基于对人的深刻理解与关怀而制定,城市公共管理都要以保障公共利益为前提,以确保城市发展成果能够惠及每一位市民。坚持以人为本是人民城市的基本立场,因此,以人为本不但是城市治理的一般性要求,更是现代城市治理的价值皈依,是我们建设人民城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作者系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副研究员;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同城化研究所研究员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本质上是要求我们致力于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是核心途径之一。习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城市与居民之间动态而紧密的互动关系,并凸显了这种互动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是多学科交叉的重要研究议题。与关注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或国家宏观层面的民生福祉不同,城市居民幸福感独特地融合了居民个人的主观感受与城市公共政策的影响,是一种更具广泛代表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人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标。
城市作为社会生态的重要构成单元,对于个体身份的塑造以及地域和文化归属感的形成具备极其重大作用。在探究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时,以社会生态为视角进行剖析,兼具理论及实践意义。社会生态学取向强调关注人与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塑造和约束人的行为。基于此,若要深入探索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社会生态路径,就必须对城市与居民之间各种可能的互动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解读。
“城市”这一概念具有多维性,其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亦是错综复杂的。第一,城市具备对各类居民的吸引力与选择可能。自2016年起,众多地区纷纷推出新的户籍政策,部分城市为增强自身竞争力,积极吸纳人才,放宽了人才落户的条件。然而,近年来,也有如深圳这样的城市,为了优化和调整所需的人才结构,逐渐收紧了人才落户政策。由此可见,城市通过政策调控的方式,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吸引和筛选特定的人群。
第二,居民在城市选择上展现出主动性,他们能够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定居、暂居或离开某个城市。这在我国历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均有体现,并揭示了不同时期人口流动的独特特征。例如,通过对比分析更早的人口普查数据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得知人口流动趋势正逐渐由单纯涌向一线城市转变为向城市群聚集。一些一线城市在近几年甚至会出现了明显的逆人口流。这些变化都凸显了居民在城市选择上的自主性。
第三,城市文化塑造了当地居民的性情。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自然气候等因素共同孕育出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这种城市文化与城市居民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第四,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居民对城市建设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职业工作领域,还更广泛地渗透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当居民们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环保行为时,将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程度越高,他们就越倾向于向外地居民推介自己的城市,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城市与居民构成了一个相伴相生、共生共长的社会生态互动体系。只有城市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获得与持续提升。
幸福感的提升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紧密相连。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德韦克(Dweck)的心理需求理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可预测性、控制感以及竞争性。为满足居民的这些需求并进而促进其幸福感的提升,城市应着力构建一个符合这些心理需求的社会生态环境。
为了满足居民对可预测性的需求,城市必须要提供一个稳定性高的社会生态环境。这要求城市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城市规划明确清晰,并且城市政策保持连续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城市应建立公开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且清晰地传达城市政策、规划和项目信息,使居民能够明确感知到城市的发展趋势。同时,城市还应创建与市民沟通的渠道,以便及时回应居民的意见、建议和投诉,并切实解决问题。
为了满足居民对控制感的需求,城市应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仅可以让居民选择比较适合他们的生活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机会摆脱不喜欢的环境。例如,城市应努力营造一个融合多种地域、民族和职业人口的社区环境,以促进更广泛的居民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进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尽管多元文化的社区在管理上会带来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环境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政策也是保障居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稳定、可选择的重要措施。
为了满足居民的竞争性需求,城市必须为他们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和渠道。这要求城市积极吸引和培养企业,为更多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此外,城市还应重视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提高居民的个人竞争力;城市应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鼓励居民终身学习。
居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主动参与和积极贡献,不仅仅可以推动城市的发展,还能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然而,这种主观参与意愿与行为的表达需要满足两个重要前提。首先,居民必须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其次,城市必须建立有效的反馈激励机制,形成“参与—评估与反馈—激励—再参与”的良性闭环。
居民的城市认同是城市凝聚力的核心所在。根据心理学家泰弗尔(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居民的城市认同感,如塑造鲜明的城市标签、确立居民与城市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以及强化城市居民的共通属性。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特色,这些都能够最终靠长期的文化积淀和短期的城市活动来凸显和强化。例如,近年来以烧烤美食为标签的淄博市,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还借此契机全力发展烧烤旅游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其城市特色。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淄博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增强了淄博居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幸福感。
为了鼓励、接纳和激励居民参与城市建设,城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应充分的发挥居民在家庭和社区建设中的自主作用。其次,要搭建社区居民议事平台,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提高议事透明度和效率。同时,还应增加社区内的各类活动,以促进社区居民的交往与合作。此外,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案,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政府还应给予创新过程中可能的失败以充分的包容和支持,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不过分追求短期成果,鼓励基础研究与创新产品的孵化与发展。
烟火气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语。从社会心态研究视角来看,“烟火气”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一同营造、体验到的一种温暖祥和、鲜活有序、丰富多彩的社会氛围。烟火气里的人们乐观从容,愿意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共享着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果与成效,体验着多元价值的交汇与融合,实践着对丰富生活意义的体验与追寻。这种平凡生活中的意义追寻和价值感受,正是人们活力的源泉和幸福的底色。
社会幸福感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一种新的幸福取向。区别于早期个体视角下单纯强调积极体验的主观幸福感、注重自我实现的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植根于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融合、社会参与和公共意识主题,将幸福感置于个体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广阔视域。具体而言,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科里·凯斯于1998年提出了社会幸福感的五个维度,即社会融合、社会接纳、社会贡献、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在当今城市建设和更新快速发展过程中,烟火气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民众多样态幸福追求、促进多元社会主体有机互动的重要驱动力量,为营造既充满了许多活力又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注入生机与动力,成为涵养社会幸福感的“源头活水”。
烟火气通过增强社会融合感涵养幸福体验。社会融合借鉴了社会凝聚、文化疏离等概念,反映人们对个人与社会和社区关系质量的评估,以及对所在社会的归属感、认同感。烟火气为激发和满足民众多层次美好生活需要、体验多样态幸福追求、涵养积极社会心态提供了鲜活的实践场域。随着我们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民众价值观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等并立融合的特征与趋势,美好生活需要逐渐超越生存物质型向发展享受型升级,对幸福内涵的理解也更为丰富、多元。现代化与烟火气在城市发展中并非对立,而可以相互融合的,让城市既有现代的时尚和便捷,又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和温度。成都即是实现了烟火气的有机更新的典型。多样的饮食文化,惬意的茶馆文化,庙会、夜市、花市等丰富的市井文化,“巴适”“安逸”“锤子”等活泼的语言风格,种种烟火气在现代化进程中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遍布城市街角的公园、连通社区与交通站点的步道,持续不断的体育、音乐等艺术盛会,春熙路、玉林路等网红地标,数量排名全国第一的博物馆、图书馆,展示了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成都对全球游客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烟火气通过提升社会接纳感涵养幸福体验。社会接纳是自我接纳在社会层面的类比:一个健康的个体是自我接纳的,即对自己的个性感觉良好,并接受生活中好与坏的方面。社会接纳则指向他人。具有较高社会接纳水平的个体对人性持有积极的看法,能够信任他人,并与他人融洽相处。近年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的改变,使得街头巷尾的小店和流动商贩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从集市、路边摊、流动小贩等传统的地摊经济的复苏,到网红夜市、后备箱集市、荧光集市等新形式的涌现,丰富多样的城市烟火气降低生活成本压力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互信。这些“小店”和“夜经济”不仅是消费市场的“毛细血管”,也是城市生活的“温度计”。它们的存在不仅激活了消费活力,也为市民提供了低门槛的就业机会和丰富的社交、娱乐体验,从而增强了社会接纳感和幸福感。
烟火气通过激发社会贡献感涵养幸福体验。社会贡献是对个人社会价值的评估,反映了人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所做的一切都受到社会的重视,并为共同利益作出了贡献。淄博、成都以及哈尔滨的“出圈”,展现出烟火气弥漫的生活氛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爱社会的良好互动,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形象,也极大地激发了商家和市民的自豪感、贡献感和参与感。外地游客一落地,机场、高铁站出站路线指引、公交专线直达、行李免费看管等优质服务便纷至沓来。当地政府站在游客的角度看问题、察觉缺陷、处理问题,迅速填平各类“消费坑”,落实各项“民生事”。“五一”期间,淄博市领导霸气喊话“谁要敢砸我的锅,我就砸了谁的碗”,商家坑蒙拐骗立马关门,出租车宰客直接停运,民宿酒店严格限价。面对退票风波,哈尔滨有关部门现场办公,致歉、整改、退票,态度诚恳,黑龙江省文旅部门负责更是在采访中提到“游客要说明,我们就上什么”,索菲亚大教堂升起的人造月亮、路边上的飞马踏冰等景观纷纷出现。“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不仅是政府的号召,更成为市民的自发行动,政府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上下一致把“流量”变成了“留量”。
烟火气通过改善社会实现感涵养幸福体验。社会实现是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潜力和轨迹的评估。社会实现感知较高的个体对社会状况和未来充满希望,能够认识到社会的潜力,并相信他们和像他们这样的人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在受益者。烟火气既是国民就业的“蓄水池”,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加速器”,也成为社会信心的“压舱石”。2023年3月初,“淄博烧烤”开始抢占各平台热搜/热榜,“毫无预警”地进入大众视野,一时间,“一桌一炉一卷饼”成为大众心心念念的拔草项目。到了中秋国庆假期,淄博多地景区依然是“人从众”模式,全市重点文博场馆累计接待37.07万人次。同时,伴随着稳增长、促消费、保民生等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在此带动之下,淄博市经济发展迸发出强劲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也提振了市场预期和市场主体信心。2023年8月,世界大会在“最具活力和幸福感之一”的成都市成功举办,“烟火三千年”的成都在“后大运时代”也孕育出强大的消费活力,其活力和韧性进一步得到释放,围绕吃穿住行、游购休闲等持续打造“乐活之城”“幸福之城”,带动运动休闲、文化旅游、时尚消费、商务会展等产业快速发展。
烟火气通过加深社会和谐感涵养幸福体验。社会和谐反映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一致,也被译作社会一致性。这一概念类似生命意义感,即人们需要将其个人生活视为有意义且连贯一致的。具有较高社会和谐的个体更可能认为社会是可理解的、合乎情理的、可预测的。在“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关于幸福的理解中,有意义的生活是与美好的生活、愉快的生活并立存在的一种幸福取向。学者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提到,“关于幸福的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生活方式的问题,即需要研究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有意义的”。烟火气在唤醒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为人们追寻并体验生活意义提供了丰富的可能。近年来,我国多地积极推动夜经济发展。夜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如特色美食、文创产品、文艺演出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乐趣。这些活动不仅刺激了消费,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的休闲场景,丰富了人们的意义体验。烟火气不单单是日常生活的体现,也蕴含着中国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中的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机会,也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以人为本就是社会重回“烟火气”的最终的原因。在城市更新中要让 “烟火气”“人情味”保留下来,在城市治理中要统筹解决城市现代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与公共服务滞后的难题,更多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平等公正和包容精神,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调查研究”版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焦点、热点、前沿问题为引导,以科学的调查研究为方法。为广泛汇聚共识、深入解读各类现象和政策,欢迎您来信畅谈对本版所论及问题的思考,提出期待研讨的重要议题及优化版面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设“读者来信”栏目(来信请注明投稿栏目),不定期刊登诸位的真知灼见。诚邀赐作!